立足高校思政课堂,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回望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其积淀着中华儿女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赋予了中华儿女延绵不绝的立命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本之道、为政之道、发展之道、用人之道、修身之道、处世之道等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切实铸魂育人。

讲仁爱、重民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美好社会;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潜藏着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追求建立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突破传统思想的阶级局限性,提出了“人民至上”“执政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负人民”等思想,以科学的理论为未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强调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等问题,强调要扎根于人民之中,要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这些思想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内容。

“为政以德、革故鼎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儒家文化一直强调执政者要以德施政,善待民众,同时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去教育和感化民众,但是仅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创新与发展去解决变化发展中的新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整体利益、重视道德养成、注重道德践履等内容,有着许多“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等方面的优秀故事。同样,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进一步探寻更好执政的文化根基,同样开拓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道德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强调“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如果我们的人民不能坚持在我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而不加区分、盲目地成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的确,伟大的事业,往往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守住自己的优秀文化,守住自己的“根”和“魂”,越需要激发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需要立足高校思政课堂,讲好“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的故事,在立德树人的同时,引导青年学生提高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助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选用贤能人才的优秀传统,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故事中也有文王渭水访贤、周公吐哺礼贤、刘备三顾茅庐求贤、萧何月下追韩信等“任人唯贤”的中华优秀传统故事。这些传统故事中传递的用人之道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的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人才的选用,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把选人、用人作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之事。从“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选人用人机制。高校青年学生是人才的后备力量,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高校思政课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讲好中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用人故事,引导青年学生思考新时代“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引导学生培养道德情操,坚定政治立场,厚植爱国情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文明的发展与生态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精辟概括,庄子也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意在说明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并遵循共同的法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引导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要合理、适度开发、利用自然,不能无节制地随意索取。而现代社会生态危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传承与创新,提出了绿色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认识到只有全人类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环境、气候、生态等方面的问题。高校思政课堂也应进一步讲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故事,从而更好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发展之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更好地引领未来发展之路,助力美丽中国的建设。

《周易·象传》中提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君子应该像天一样,发奋图强,永不停歇;大地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礼记》也提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提倡“克己”“慎独”,孟子主张“善养浩然之气”。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要将社会道德原则与秩序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和行为的实践,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高校是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之地,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一直注重学生个人修养的培育,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又要注意和新时代个人修养要求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人交往。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以道德和伦理来调节人与人的相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睦乃四邻”等都强调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注重讲诚信、求团结、尚和合,在人际关系上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在民族关系上和衷共济、团结和睦;在处理与邻国及世界关系上注重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友好合作。在传承中华传统处世之道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和平、平等、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在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高校思政课堂中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处世之道,能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国新时代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举措,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思想及举措,引导学生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在未来的发展中贡献青春力量。

回望百年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因,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立足当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能切实为新时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引导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昆明医科大学 王丽芳 付伟斌)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