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巩固和拓展定点帮扶地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11月19日至21日,学校党委副书记徐绍琼,党委常委、副校长殷建忠率工作组赴龙陵县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
在龙陵县人民医院,举行了2024年昆明医科大学专家工作站授牌暨全县医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班。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殷梅、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万晓红专家工作站落户龙陵县人民医院。至此,学校在龙陵县已建立12个医疗专家工作站,龙陵县也成为全省建立专家工作站最多的受援县。同时,2位专家还为龙陵县医务人员开展了专题培训和带教查房,230余位基层医务人员和16位患者从中受益。
在龙陵县象达镇,工作组一行开展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座谈会、驻村工作队员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座谈会、小学捐赠仪式和小学生急救知识培训、专家义诊、调研走访等系列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庆生和人文与管理学院、大健康学院党委书记罗萍分别作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医疗保障“微改革”,撬动健康中国“大民生”》的专题讲座。象达镇全体班子成员、干部职工和结对共建联建党组织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了宣讲会。
工作组一行与象达镇党委班子成员、象达镇结对共建联建党组织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双方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为做好学校的乡村振兴工作,徐绍琼提出5点意见:一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让产业兴起来;二是党建引领头雁培育,让人才活起来;三是党建引领乡风文明,让面貌新起来;四是党建引领环境提升,让生态好起来;五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让满意度高起来。殷建忠指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工作,在健康帮扶、教育帮扶、产业发展等方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象达乡村治理昆医模式。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第五批驻村工作队员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驻村工作队和研究生支教团的工作汇报,就驻村工作队员和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进行了沟通交流。徐绍琼勉励驻村工作队员要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当好“五大员”,在实践育人大课堂讲述好故事,在服务人民最前沿做好贴心人。并提出4点要求:一要深化认识,明确责任,做到“三个清楚”;二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做到“两掌握”“四到户”;三要虚心学习,锻炼成长,在实干中提升能力;四要遵守规矩,严管厚爱,以实干实绩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誉。殷建忠对驻村工作队提出3点希望:一是拳头紧起来,内聚合力;二是形象树起来,外树形象;三是成绩干出来,工作有成效。会上,学校纪委办同志对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并提出工作纪律要求。
期间,工作组还到象达镇中心小学举行了捐赠活动和学生急救知识培训,为学校捐赠了价值11000元的体育用品。在急救知识培训中,临床技能中心的专家详细讲解了胸外心脏按压、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知识并进行现场实操演练,增强了小学生的紧急救护意识,提高了紧急救护能力。
在象达镇中心卫生院,学校医院管理与发展中心及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心脏内科、中医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儿内科等学科的专家开展了义诊活动,针对象达镇广大群众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提供了诊疗咨询,并免费赠送药品。工作组一行还参观了象达镇中心卫生院的部分科室,并到学校援建的乡村振兴实验项目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