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的前身是:2004年12月成立的卫生信息与卫生经济教研室。2009年5月,更名为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经济系,首任系主任为蔡乐教授。2025年,上述系更名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现任系主任为张晓磬副教授。

二、团队构成

目前共有教职员工1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兴滇人才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云南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1人。

三、教学工作:

本系承担医学本科、硕士及博士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开展课程如下:

1.本科生: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管理心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卫生政策分析、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公文写作等。

2.硕士研究生:管理心理学、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卫生管理与政策分析,实施科学理论与方法、高级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实践、Management Psychology。

3.博士研究生: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经济学旗舰课程。

四、科学研究

近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各类省级基金40余项。先后发表各类论文500余篇,撰写专著10余部,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10余部,获教育部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级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级2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

近5年主持的国家级和国际项目:

1.云南省农村多民族居民主要慢性病疾病负担的变迁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28万元。

2.云南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服务可及性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28万元。

3.云南省农村烟草暴露及吸烟相关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32万元。

4.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孕产妇精准管理模式构建及干预策略优化研究——基于社区参与和交叉性理论,18.5万元。

5.老年人的姑息治疗:瑞典和中国的对比研究,25万元。

6.基于Markov模型的围产期抑郁症疾病自然史模拟和西部农村地区孕产妇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研究,28万元。

7.Value-based Maternal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s on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mong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Women in Western China,8万美元。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系教师队伍:

 

主任:张晓磬

成员:蔡乐、赵科颖、何建辉、黄源、高丽萍、曹婷、吴林雄、崔文龙、吴咏梅、宋莹、高艳香、黄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