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预防医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9年5月,前身为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整合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等多学科实验资源,建立了功能齐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实验平台。卫生检验专业,201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学生,2012年更名为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22年成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4年专业综合评价为B-。

团队构成与平台:中心现有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包括2名高级实验师)、中级职称5人(含1名实验师);学历结构为博士3人、硕士5人、学士1人。团队中有2位教师曾分别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南方大学访学,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注重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富有创新精神与国际化视野。中心拥有理化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大型仪器室等专业教学与科研实验室。配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流动注射分析仪、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原子荧光形态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科研教学设备。依托“云南省教育厅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教学实验平台,中心为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与保障。

教学工作:中心承担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25门本科理论和实验课程,以及3门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近年来,中心主持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获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一流及思政示范课程多门。教师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有力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科学研究:中心重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近年来,中心教师参与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项目3项。参与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7部。在服务社会、支撑地方公共卫生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心严格落实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和安全责任制,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实验室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生物安全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强化信息化实时监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室有序运行。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