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发挥我院学业导师在本科生学业发展的指导作用。3月30日,我院在学生中心组织召开2021年本科生学业导师培训会,学院党委副书记董玲莉、副院长王琦以及各系、所、中心、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教学秘书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会上,学院副院长王琦对上一学年度学业导师制推进情况作了总结,指出学业导师制育人效果显著,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达60余项,创历史新高。王老师并对《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实施办法》、《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细则(试行)》文件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析。她强调,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树立良好学风,充分发挥专任教师育人职责的重要体现,是指导学生学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学业导师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选课、创新实践与科研、预警帮扶等方面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进行分层次细致个性化的学业指导。同时,要求各系、所、中心、办公室高度重视学业导师制工作,严格执行学业导师考核评价标准,每位学业导师每学期末须向学院提交《学业导师工作手册》以及履行导师职责的书面报告,学院将根据建立的学业档案作为年终学业导师考核的重要标准。
参会老师也结合自身指导学生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并对学院开展学业导师工作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一是充分调研学生兴趣与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二是加强个性化帮扶,培养学生自主性;三是注重学生生涯规划教育,邀请优秀毕业校友返校开展讲座,增强学生专业认知与自信心。
学院党委副书记董玲莉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要求,一是严把学业导师质量关,加强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学业导师要做到责任心强、政治素质好,做好学生人生道路、学习知识、创新思维与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二是发挥好学业导师作用,学业导师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指导,激发学生专业归属感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学院学生中心,将学生社区打造成为集师生交流、党团建设、素质拓展为一体的学习、活动阵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四是学业导师与辅导员要形成育人合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过灵活有效的沟通、合作,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确保增强育人实效。
我院将进一步探索完善适合学院自身学科特色的本科生学业导师机制,促进教学团队与导师制度在学生学业发展与人生观、价值观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亦师亦友建设”,形成“师生共同体”概念,在教师中形成教书育人、人生导师的共识,不断优化导师在学业指导和生涯发展中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