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国家战略需求,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传动轴”,服务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辐射中心,为服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主建机制,构筑区域医学教育合作高地。一是建立联盟机制,织密区域合作网络。牵头成立“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成功举办4届联盟大会及校院长论坛,聚焦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医科建设、公共卫生合作等前沿议题,促进区域内高校、机构深度对话与经验互鉴。二是融入治理体系,提升学术话语权。学校担任法语大学联盟亚太地区校长论坛委员会副主席单位,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公共卫生网络、湄公河流域牙科协作组织等区域专业组织的中方唯一成员单位。通过深度参与多边机制与标准制定,推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增强医学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锻造师资,厚植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根基。一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拓宽教师国际视野。依托多元渠道,累计选派900余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的顶尖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访学交流、攻读学位、接受专项培训。学校在职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修经历的比例达60%,形成一支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药学等主干学科,精通专业、熟练运用外语和国际先进教学方法的师资矩阵。二是推进“大师汇聚工程”,引育高端智力资源。累计邀请500余人次来自美、英、法、德、泰等国的知名医学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讲学、科研合作与临床指导。柔性引进40余位国际顶尖学者担任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培树品牌,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范式。一是深耕“法语医学”特色,传承合作底蕴。持续巩固与法国医学交流成效,开设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法语班)。累计邀请300余人次法国医学专家和教授来校进行法语授课、临床见习指导和科研训练,涵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职业精神。培养近2000名法语医学人才,成为云南及周边省份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二是打造“中泰护理”标杆,引领合作办学创新。学校与泰国玛希隆大学举办云南省首个医学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体系化引进玛希隆大学的优质课程、先进教学体系及核心师资,让学生接受国际一流护理教育。三是实施“康复教育”联合培养,接轨国际行业标准。持续引进国际及港台地区康复领域前沿理念、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兼职系主任,与澳大利亚专家合作开发双语精品课程。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等专业成功通过国际权威专业认证,相关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等级。
——涵育英才,激发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是拓展“阶梯式”国际学习通道。与世界知名院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开发多样化的学生海外学习项目,累计选派2000余名优秀学生赴海外进行交流学习、临床实习或攻读学位,系统构建“基础课程海外研修-临床实践跨国体验-高层次学位联合培养”成长路径。二是擦亮“留学昆医”品牌。学校构建本硕博贯通的留学生培养体系。近五年,累计培养来自南亚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历留学生近2000人,生源国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学人文精神深度融入留学生培养全过程,打造“感知中国·情系昆医”等品牌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国情体验与社会实践,持续提升“留学昆医”品牌影响力。
文章来源:《云南教育工作情况》,2025年第22期(总第3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