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海拔急危重症救援培训班在迪庆顺利举办

2025年10月21日,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牵头主办的“2025急诊与创伤救治国际合作学术交流论坛暨高海拔山地遇险救援培训(初级班)”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来自法国莱蒙医院、勃朗峰医院、霞慕尼急救中心、巴黎急救中心等机构的欧洲顶尖救援专家共同参与,并组建中法联合教学团队,开展系统化培训与实战演习。

  在开幕式上,迪庆州人民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州人民医院相关领导出席并致辞,强调了提升高海拔地区应急救援能力的紧迫性,以及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本次培训的重头戏“高海拔山地遇险救援应急演习”于10月24日上午9:30在香格里拉山区拉开帷幕。

  此次演习联合了迪庆州120指挥中心、迪庆州人民医院救援组、迪庆州消防支队、蓝天救援队等多单位进行了此次协同救援。

  演习流程由法国乐国克·弗朗索瓦教授、克里斯蒂安·余艾特教授、桑德拉·雷阿教授、菲利普·尼古教授、弗洛朗斯·维贝尔教授、纳娜教授以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夏婧副教授共同精心设计。

  演习模拟高山雪域环境中一支23人登山队失联并出现多重危重症状的复杂险情。此次演习共分为灾难现场搜救、伤情评估、院前分诊转运及重症患者入院救治等多个环节,涉及病种包括高原脑水肿、严重低温症、张力性气胸、冻伤、坠落伤、开放性外伤等多个复杂、典型高原急危重症,并在国内率先引进世界最先进的便携式高压氧舱,它可以随身携带,当人们身处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的险境时,它可模拟急速海拔下降的环境,使患者急性高原病的症状迅速缓解,为后续救治赢得时间。

 

  虽然迪庆州地处高原,山地应急救援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但面对如此复杂的群体救援任务,迪庆州救援团队也觉得非常具有挑战性。演习开始后,现场飘起了小雨,实时温度也迅速下降至0°,这不仅还原了真实的雪山救援环境,更是对本次演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剧了演习的难度。为了保证此次演习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法国专家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团队也同时加入了演习并进行实时的指导。

  演习当天15时许,“患者”们被成功转运,顺利送入迪庆州医院进行后续救治。至此本次演习圆满结束。16时,参与演习的所有工作人员在迪庆州医院会议室参加了复盘会。会议上,法国专家对此次演习高度评价并在中方工作效率方面予以肯定,同时也对不足的环节进行了点评、分析及指导。

  会议上法国专家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围绕指挥协调、伤情分拣、低温复温、气胸处置、多伤协同等多个关键环节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简单、有效、切实有效的救援解决办法及优化建议。

  演习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本次会议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会议交流培训仍在持续深入,后续将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与总结提升。

  此次培训与演习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动高海拔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集中展现了医院在急危重症医学领域的引领作用与国际合作视野。通过系统化、实战化的交流与培训,不仅增强了本地救援队伍在极端环境下的实战能力,也为构建“立足云南、辐射西南、接轨国际”的高海拔山地医学救援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望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继续发挥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深化中法医疗合作,加强高山医学研究、人才共育与技术创新,为守护高原群众与登山旅客的生命安全,持续贡献“昆医”智慧与力量。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