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昆明医科大学联合专项2022年第一次理事会在省科技厅召开。省科技厅副厅长宋光兴,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白松,昆明医科大学校长李松、副校长李利华等10家理事单位有关负责人以及省科技厅有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宋光兴对昆医联合专项工作提出4点建议。一是要提高做好昆医联合专项的认识,贯彻落实国家和云南省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的战略部署,以“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开展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为全省医疗水平提高和治疗手段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为“健康云南”建设和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二是要进一步发挥昆医联合专项培养人才团队的作用。在项目遴选、实施等环节开展培训指导,在项目研究中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三是要争取出大成果,取得大成效。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强化项目成果的原创性,优化项目遴选流程,争取在科研成果产出、国家项目的争取上有明显提升。四是要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对项目成果的跟踪服务,建立“需求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提高成果转化应用率。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结合,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注重科技成果产出。
李松主持会议,并感谢省科技厅领导及有关部门对昆医联合专项的重视和关心,使项目实施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充满活力和吸引力,覆盖了7个地州市22家单位,成为云南省基础研究领域的品牌项目。李松强调,联合专项实施,第一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我省卫生事业和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目标,推进实施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高原高发性疾病、毒品依赖与戒治、药物研发、重大传染病及全球健康等5个重点发展领域专项研究计划,勇于探索,提升解决生命健康领域关键和核心科学技术问题的科技创新能力。二要不断夯实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强化对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完善对优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机制,畅通基础研究人才成长通道,打造基础研究人才成长的完整资助链;三要以基础研究支撑应用研究,用应用研究来倒逼基础研究,促进知识与应用的交互融通,推动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平台的突破。
会议听取了联合专项2021年工作报告和2022年工作要点、2022年项目评审工作报告、2023年项目申报指南编写说明、拟资助项目数及配套经费筹措情况,审议通过了拟立项项目、2023年项目申报指南、2023年项目评审方案及昆医联合专项理事会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