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学研讨会在昆明医科大学举行

4月26日,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学研讨会在昆明医科大学呈贡校区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永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见昆在会上讲话。昆明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尹向阳在会上致辞。昆明医科大学校长、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夏雪山主持会议。

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单位代表,应邀参会医学教育专家,昆明医科大学各部处室(中心)、学院和附属医院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会。

王永全代表云南省教育厅向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王永全指出,昆明医科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请缨、精心策划,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联盟的筹建工作。王永全要求,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临床教学综合改革,建设高水平临床实践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省际、校际、校企、校地、校所合作,推动医教协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推进医学创新高地与医疗合作平台建设。要做好联盟未来发展规划,从推动区域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的根本问题出发,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医疗技术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区域卫生治理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我省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见昆代表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向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并强调,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平台已经搭建,开放协作的通道已经畅通,对实现云南生物医药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王见昆指出,新医科是在坚持“医”的本质和把握“新”的特质语境下,对传统医科的全面反思和“守正创新”。王见昆希望,联盟一要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将人才培养的重点从治疗扩展到预防、治疗和康养全过程,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快培养防治结合的全科医学人才。二要强化科学研究与创新,结合国际发展前沿,根据全省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发展趋势,推动高校、附属医院、研究院所、医药企业间科研创新合作。三要夯实高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抓紧制定完善高校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尹向阳在致辞中指出,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的成立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和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昆明医科大学调研讲话要求的具体行动,是一个创新之举、务实之举、共赢之举。发展“新医科”,是主动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新理念”;是推动医教协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开展深度合作的“新体系”;是强化医文、医理、医工、医管、医信和新兴医学专业交叉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是立足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中国医学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新契机”。昆明医科大学作为联盟理事长单位,要继续发挥好云南高等医学教育“领头羊”和“排头兵”示范影响作用,认真履行联盟建设任务,携手全省各界同仁为云南医学教育改革发展,为守护全省各族人民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夏雪山表示,联盟由高校、研究院所、医药企业、相关高校附属医院共计4类65家单位组成,目标是致力于新医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建设高水平联合创新平台,致力于促进医学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整体提升。研究阐释新医科的理念、内涵、思想、标准、要求等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对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各单位通过思想交锋、观点碰撞,助推联盟成员之间积极探索、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交流互鉴,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医科内涵的理解把握,有利于共同解决云南新医科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助力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

会上,云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司慧迎宣读了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批复。

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利华宣读了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理事会理事组成人员名单。

与会领导为联盟理事单位颁发牌匾,并触摸电子屏,共同开启联盟成立启动仪式。

成立大会结束后,召开了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首届教学研讨会。来自9所高校、研究院所、医药企业和高校附属医院的专家先后作报告,为全体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李利华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 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为题作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新医科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昆明医科大学新医科建设实践及云南新医科未来发展思路等重要内容。

云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祖琨作题为《崇德至善、笃学强能展现民族医药特色西部中医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系统介绍了云南中医药大学在推进西部中医人才培养新范式过程中采取3大主要改革举措和取得的实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教育处副处长许琦作题为《产学研融合培养医学拔尖人才》的主题报告,从9个方面介绍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着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培养医学拔尖人才的模式和经验。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张娜围绕“联盟人才教培 赋能行业发展”作主题报告,从瞰行业、解政策、盘企业3个层面,介绍了当前大健康人才、政策赋能企业和白药人才培养的情况。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罗应伟作题为《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的主题报告,全面介绍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新医科背景下,推动“五术”医学人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内容与过程、结果与成效。

中国医学整合课程联盟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颜虹作《创建器官—系统整合课程 创立“全融合—沉浸式”临床人才培养体系》专题报告。报告以西迁精神和“抗战迁陕”精神引入,系统介绍了西安交大“全融合—沉浸式”临床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概况和实践经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原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杨天仁作专题报告《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系统阐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前世与后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世界标志性成果、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医科教育等重要内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院长杜冠华以“创新药物研发的现状与趋势”为题作专题报告,对新药与新药研发、新药研发的技术路线与风险分析、新药发现的历史过程、新药研发的现状、现代新药发现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作了全面梳理。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洪峰围绕公共卫生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实践创新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开放合作与学术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一点思考和探索》专题报告。



联系方式

  • 联系地址: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街道春融西路1168号
  • 联系电话:0871-65922555  联系邮编:650500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新浪微博
Copyright (c) 2007-2024  昆明医科大学  滇ICP备05001248号-2
滇公网安备 53011402000299号